青岛心理咨询:心理学史那点事:大家都有病

晨曦小编 | 点击:412 | 2018-03-11 22:07:00
青岛心理咨询师为您解读好文:

【必须有病】“ 你们学心理学的心理都有问题吧?”,这是一种心理学人常遇的外界误解。不过,话说回来,在心理学史上,确实存在一些这样的“ 久病成良医”的大家,他们本来就因为一些自身的问题和情结,然后深入思考、钻研、自疗,最终也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疗法,从而让更多的人受益。不一样的童年,不一样的遭遇,最终也造就了不一样的成就。

爱咋咋地 森田正马

【病秧子】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是日本人,他爸是个老师,日本人教育孩子那叫一个严:5 岁就送去读小学,学校作业多,他爸又开小灶,每天回家学古文,背不完书别睡觉……终于搞出了学校恐惧症,一上学就哭, 然后就病不断,12 岁还尿床,16 岁心跳过速,高中神经衰弱,大学又得了脚气……一直坚持换着样生病玩。

【何弃疗】森田正在读大学,神经衰弱加脚气,医嘱回家休养。但回家就没法考试了,就得补考,不靠谱的爹好几个月没邮学费了,都没钱买药了。怎么办?森田心一狠:横竖不是个死吗,药不吃了,病也不治了,考试。 ———结果,考得好,病也好了。创建了森田疗法,其精髓就是:顺其自然,为所当为。通俗点讲就是遇到事,已经这样了,爱咋咋地吧。

能说会道 艾利斯

【问题儿童】艾利斯,对,就是ABC 理论那个艾利斯,有个不靠谱的妈。不关心孩子,上学走的时候妈妈还在睡,放学回家没人影。小艾利斯身体也不好,肾脏发炎然后扁桃腺发炎, 然后再链球菌感染,5~7 岁间住了8 次院, 有一次还持续近一年,也没啥人管。到了青春期,身体好些了,不过心理又有了问题……

【社交恐惧】艾利斯19 岁的时候社交恐惧,表现就像《生活大爆炸》的印度男,见到女的没法说话。青春期的小伙子没法和靓女交流,你说得多苦闷。憋得实在没办法了, 他强迫自己一个月之内,在一个公园找100 个女性约会,必须的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99 个女孩拒绝了他,最后终于有一个女孩答应和他约会。而约会时这女孩放了他鸽子……不过还好啦,他的社交恐惧没了,见女孩子不害臊了。

 


【ABC 理论】艾利斯不仅不害羞了,还能说了,后来他创建的理性行为疗法就以说为主。说A( 事件) 不是C( 情绪后果)的直接原因,关键在B( 认知信念) 。女孩不理你( A) ,就一定痛苦吗( C) ? 不一定,如果你有理性认知( B) :“ 女孩又不是老虎”,“ 找个女孩说话又不会死”,“ 拒绝你是她不敢高攀”……

【能说能写】在能说之前,其实艾利斯年轻的时候更能写,在28 岁之前,他就洋洋洒洒写了20 本书,其中包括一本50万字的自传体小说, 投出去结果都被退稿。出版商看不上,但朋友看上了,因为他写了许多宣扬“ 性解放”的文章,他的朋友认为他一定在这方面经验丰富,就全找他来咨询“ 情感问题”,一来二去他发现自己在这块挺擅长,小说也不写了,跑到哥伦比亚大学念心理学去了。

【太能说了】拿到心理学博士后艾利斯开始学精神分析。第一次接受分析体验时,他的治疗师让他自由联想,然后他就不停地说了一整个小时,治疗师完全没插上话。完事后他的治疗师说,“ 哎呀妈呀,你咋这么能说呢?! ”

【生活意义】“ 我对生活的态度是顺其自然。因为我们不是被邀请到这个世界上来的,而是被动地来到这个世界。生活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, 是我们给了它意义,我们自己决定什么是我们喜欢的,什么是我们不喜欢的,什么是我们特殊的目标和目的, 从而为我们自己的存在选择了意义。 ”———艾利斯

【必须主义】艾利斯认为绝对性的观念是人类痛苦的重要根源:女性必须要减肥, 学生一定要学习好……这些皆为不合理信念。他发明了一个词“ musterbation ( 必须主义) ”, 并声讨之,“ 必须主义就是狗屎! ”———在英语中,这个词与另一个词很像:musturbation( 手淫) 。你说他是故意的呢,还是无意的呢?

爱与焦虑 罗洛梅

【有病】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洛 · 梅是个倒霉孩子,有个精神病姐姐,父母没病,但也没有什么文化。大学专业英国文学, 毕业后当了几年英语教师, 然后到神学院读了两年神学,做了两年牧师,然后得了肺结核———当时相当于绝症, 躺床上胡思乱想等死,后来竟好了,学了心理学写了本书:《焦虑的意义》。

 


【离异】身体不好入行晚,罗洛 · 梅40 多岁才拿到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。学术上终于起步,按理说该过安稳日子了,可两口子过了30 年婚姻却又停步了,老婆和他离了婚,一个人孤苦伶仃,又开始胡思乱想,终于搞出了那部存在主义心理学名著, 也是他的成名作:《爱与意志》。里面谈的都是爱啊、性啊、死亡啊、意志啊、自由啊……听听这些词!

【爱与意志】1969 年,罗洛 · 梅离婚后写的这本《爱与意志》( Loveand Will) 面世,这是他最富原创性和建设性的著作, 该书有思想有体验,一经面世,便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之一,曾荣获“ 爱默生”奖。该书阐述了他对爱与意志的心理学意义的看法, 分析了爱与意志、愿望、选择和决策的关系,以及它们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。写完这本书两年后, 他娶了第二任老婆……十年后,又离了。1988 年,再娶第三任,一起过了六年,他死了。

寻找自我 埃里克森

【爸爸去哪了】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,爸妈就离婚了,亲爸跑路了。3 岁时候生病,妈妈带他去看儿科,医生名叫赫姆伯格,他的病看好了,妈妈和这个医生搞到了一起,成了他的后爸。苦命人埃里克森长大后给自己取名埃里克 · 埃里克森, 看英文:ErikHomberger Erikson, 意思是他是埃里克的儿子,中间那个是后爸的姓氏。

【我是谁】虽然后爸的姓氏进入了自己的全名,但埃里克森( Erik Homburger Erikson)还是用名字告诉了后爸,虽然你现在给我当爹, 但我Erikson,仍是Erik 的儿子。不过,亲爹后爸,我到底是谁? 这个问题萦绕埃里克森一辈子,后来就专门研究青少年的“ 我是谁”了,提出了著名的“ 自我同一性”理论。

【自我同一性】埃里克森提出的“ 自我同一性”概念说的就是人的青少年期。在这个时期,年轻人总想问问我是谁,我要去哪里,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之类的傻问题。如果父母宽容些,发展得好一些,就形成“ 自我同一性”,不分裂;发展得不好,就“ 同一性混乱”,风一阵雨一阵,不知道自己是谁了。

【转学】埃里克森青少年期就差点同一性混乱, 也不是一个省心的孩子。中学的时候,人家都读个数理化之类的,他选的课都是艺术、语言之类的,厌恶常规的教育。18 岁,人家都读大学了, 他开始环游欧洲找自我,边玩边写日记,转了一年回来了,读了所艺术学校,然后种种不满意又转学。


【八段论】埃里克森最有影响的理论应该是他的那个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了。他认为人在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,有不同的任务,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。主要矛盾不解决,就会带来问题。例如,为什么大学期间要谈场恋爱, 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,人在18- 25 之间,主要解决的是亲密感对孤独感的矛盾,换言之,主要任务是搞对象。所以各位,大学阶段能谈就谈一场吧! 谈了不一定成功,不谈一定会后悔。

【心态史学】埃里克森,对,还是这个提出人生八段论的埃里克森,还是一位心态史学的大家, 写了两本经典的心理传记学的著作:《青年路德》与《甘地的真理》;用精神分析分析讨论路德与甘地。后来,看到一篇文章,《埃里克森的心理传记与心理传记中的埃里克森》,他也被精神分析了,哈哈,黄雀在后!

 

埃里克森: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任务

莫问出处 萨提亚

【走市场】萨提亚,就是那个现在很火的萨提亚家庭疗法的创始人,20 岁时就已是一位小学校长了,受过精神分析训练开始搞咨询,觉得不过瘾就创建了家庭治疗,老了之后想明白了重点搞企业啊、政府啊之类的商业培训, 近年来进入中国大陆市场,不与高校接触,主要走市场培训路线。

【好病人】名家出道都是因为遇到好病人,萨提亚也是。一个精神分裂症少女,萨提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有好转了,不久复发,一打听她妈有问题;处理一下有好转,然后过一段又复发,原来她爸也有问题。 ———这个奇葩家庭怎么回事啊, 一研究,萨提亚家庭治疗诞生了。

 


【莫问出处】萨提亚搞家庭治疗,但是自己家庭生活一般, 离过两次婚。一次家庭治疗训练中,有人问萨提亚,“ 你自己离婚过两次,怎么能指导家庭治疗? ”———萨姐很潇洒:“ 我就是从这种经验中学习的。”

———补充一句,萨提亚并不是一位写进科学心理学史的人物,她的治疗观点及其干预手段仍有争议,并没有受到心理学界普遍认可。


上一篇:心理咨询师的良心不会痛。 | 栾晶
下一篇: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